作为一个精明的主妇或厨房掌舵人,不但要有一手漂亮的厨艺,做出的饭菜足够引发人的食欲,更重要的是要让家人吃的健康。相反,由于平时养成的一些不正确的厨房习惯,很有可能会给您及家人造成身体伤害,严重者会引癌上身。那么该如何避免呢?
炒菜不开抽油烟机
中餐较重要的烹调方式就是炒,虽然炒菜很香,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油烟。
有些人炒菜不爱开抽油烟机,或者炒完菜立刻关闭抽油烟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因为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油烟,其中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可能损害呼吸系统、皮肤等的健康,并可能会引起恶心、鼻咽不适、头晕胸闷等症状,这被称为「醉油综合征」。
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它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
哮喘、炎症。
另外,厨房油烟也是
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内外研究发现,女性从事烹调的年头越长,每天炒菜的次数越多,患肺癌的风险就越大。
锅冒烟了才放菜
刚学做菜的时候,老一辈常常强调要「等锅里的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
其实,比起老一辈使用的粗榨油,现在的食用油一般都经过了精炼,去除了大量容易「冒烟」的杂质,烟点比较高。开始冒烟的时候,说明油温已经挺高了。
油温太高,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食物本身的营养流失。
火候掌握不好、不刷锅
香港食物不受威胁中心发布的一份膳食研究报告中提到:炒菜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丙烯酰胺(2 类致癌物)越多。
炒菜油温越高,出来的食物颜色越深,产生的有毒和致癌物通常会较多。
另外,如果食物烤到焦糊了,或炒完菜不刷锅,附着在锅表面的食物残渣,即「锅垢」,当再次加热时,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日常生活中偶尔吃下去了烤鱼烤肉上的焦黑部分,倒无须过多担心,但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
不过,刷锅可不能偷懒!#p#副标题#e#
放盐过量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
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每天为 10.5 克。
65% 的成年居民食盐摄入超过了 6 克的每日限定量(现已更改为 5 克)。
也就是说,中国人平均吃了限定量的两倍。
盐不能多吃,主要原因是钠的摄入需要限制。
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进而还会使得人们更容易患中风和
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其致癌的可能原因之一是食盐的高渗透压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改变。
重口味,不是什么好事。
吃太多煎炸食品
常吃煎炸的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
像土豆、馒头这样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淀粉类食品,以及一些蔬菜,在煎炸、烧烤等高温(温度通常超过 120℃)烹调时,也更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不是说炸鸡煎肉烤串一点都不能吃了,但长期大量地吃,总是不那么健康的。
不讲究烹调用油
有些人喜欢实用未经精炼的毛油,例如一些「土榨油」,觉得这样的油天然、味道香、更健康。
其实,这些油未经过精炼加工,杂质多、烟点低,容易形成大量油烟。
而且,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一些产品黄曲霉毒素超标严重,而黄曲霉毒素也是闻名的 1 类致癌物。
还有一些朋友,节俭惯了,不愿意浪费,就把煎炸过的油重新收集起来,存着下次炒菜时接着用。
听起来是挺节约的,可是,用过的油里,会含有上次煎炸时的各种残留的有害物质。
这些油脂如果持续受热,还会继续产生一些致癌物,比如闻名的「苯并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的 1 类致癌物。
另外,使用过的油已经发生了氧化,若存放不当,更容易变质。
可以怎么做?
5 个建议分享给大家。
既然指出了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就能降低炒菜做饭时的患癌风险:
多炖少煎、清淡少盐、避免油烟、谨记刷锅、健康用油。
这些细节其实不难掌握,只要我们自己能重视,否则一旦因此引癌上身,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厚朴方舟2012年进入海外医疗领域,总部位于北京,建立了由全球权威医学专家组成的美日名医集团,初个拥有日本政府官方颁发的海外医疗资格的企业。如果您有海外就医的需要,请拨打免费热线进行咨询!
本文由厚朴方舟编译,版权归厚朴方舟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厚朴方舟官网(www.hopenoah.com)"字样,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什么原因会导致术后癌症复发?
下一篇:美国前沿发布:前沿抗癌治疗方法未来有望用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