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服务热线:400-086-8008
首页 > 日本看病 > 日本看病指南 > 日本重离子疗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日本重离子疗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2014-08-07 作者:厚朴方舟
一、重离子发展简史
1. 上世纪70年代 美国开始临床应用
重离子治疗较初的临床实验是在美国进行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开始将氖离子线应用于临床研究,获得了不少新知。但在1993年由于资金困难和设备老化的原因,终止了治疗。
2. 1984年 世界前列台医疗专用设备“HIMAC”建设计划启动
继美国之后,作为《前列个抗癌十年综合战略》的一环,日本在1984年启动了在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千叶县)建设重离子治疗装置“HIMAC”的计划。作为世界上首台医疗专用设备,在日本开始了筹建。
3. 1994年 开始利用HIMAC治疗肿瘤
耗时约10年建成的HIMAC,从1994年开展临床试验以来,就开始致力于难治肿瘤的治疗。在积累治疗成绩的同时,还同时进行着照射技能提高和以普及为目的的小型化的研究开发
4. 2003年 被认可为先进医疗
2001年治疗患者人数累计超过1000名,2003年被厚生劳动大臣认证为高度先进医疗(现在的“先进医疗”)。
5. 2010年 普及型重离子治疗装置(群马大学)开始投入治疗
伴随着重离子治疗的有效性被认可,为了满足全国癌症患者的治疗需求,在2002年开设了日本第二家重离子射线治疗机构——兵库县立粒子线医疗中心。接着,2010年在群马大学开始了重离子治疗。群马大学建成了前列台普及型重离子治疗设备,在重离子治疗的普及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目前,日本国内三家治疗机构共治疗了8000名以上的患者(截至2012年2月),重离子治疗在日本癌症医疗上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
二、重离子疗后的现状
以地区癌症医疗的范本为目标,群马大学的普及型重离子治疗装置
作为日本前沿型的重离子治疗装置,在群马大学设置了运用普及型小型医用加速器的重离子治疗装置,并于2010年开始了治疗。这是日本继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和兵库县立粒子线医疗中心以外的第三台重离子治疗装置。
这套设备的研发是以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为主体进行的,是首台获得技能验证的面向普及的小型重离子照射装置。设施建筑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占地面积约为2960平方米(约50mⅹ60m)。属于小型化的设施,其大小仅为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癌症治疗设备(HIMAC)的一半不到。
作为普及型建设的这套设施,未来可望成为日本各地建设重离子照射装置的范例。群马大学和县内的医疗机构合作,有效的利用这套设施,致力于在群马医疗行业内构建完善而综合性的的肿瘤医疗体制。
日本国内的重离子照射设备面积
机构 |
大小 |
比例(%) |
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HIMAC) |
120mⅹ65m |
100 |
95mⅹ80m |
96 |
|
群马大学重离子照射设备 |
60mⅹ50m |
38 |
着眼于扩大重离子治疗适应范围的临床研究
群马大学拥有重离子设备在全国的大学里还是初例。以先进的综合性医院—医学部附属医院为根基,通过提供重离子治疗,力图构建更完善的综合性癌症医疗体制。
发挥大学医院的本来优势,有能力投入到重离子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试验、以及并用治疗方法研究等的应用研究上,可望取得有助于提高肿瘤效果的临床研究进展,如术后的远地转移预防、进一步提高生存率等等。
群马大学通过灵活运用普及型重离子治疗装置的高精度碳离子显微手术技能的开发,在将重离子治疗的适应范围扩大到微小肿瘤,脑下垂体瘤等良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方面,进行着独创性研究。
厚朴方舟2012年进入海外医疗领域,总部位于北京,建立了由全球权威医学专家组成的美日名医集团,初个拥有日本政府官方颁发的海外医疗资格的企业。如果您有海外就医的需要,请拨打免费热线400-086-8008进行咨询!
本文由厚朴方舟编译,版权归厚朴方舟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厚朴方舟官网(www.hopenoah.com)"字样,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热门服务
推荐阅读
日本权威医学专家
日本医院排名
服务案例更多>
全球咨询服务热线
400-086-8008
English | 微信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179
厚朴方舟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www.hopenoah.com
京ICP备1506179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27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