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前沿资讯 > 海外前沿医讯 > 3.24世界结核病日即将到来 结核病诊疗新进展

3.24世界结核病日即将到来 结核病诊疗新进展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2015-03-06  作者:厚朴方舟  

3.24是为了纪念发现结核菌的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设立世界结核病日也是为了呼吁社会提高对结核病的关注,通过宣传让人们认识了解,正确看待结核病。

全球疾病漏诊严重 我国疫情尚未缓解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结核病2014年度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估计新发结核病患者900万人,但报告的新发患者仅570万人,300万患者未被发现或报告。2013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MDR)患者48万人,其中9%为广泛耐药结核病(XDR)患者。新结核病患者治疗完成率为86%,而MDR仅为48%.

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依然严重。WHO估计我国结核病患病率为99/10万,发病率为73/10万。据此估计,我国每年结核病患病人数140万,发病人数100万,发病率居22个高负担国家的第21位,但发病数占高负担国家的13.2%,占全球的10.9%.

结核潜伏感染筛查 国外国内双向开花

在结核感染诊断方面,2014年WHO出版了《结核潜伏感染管理指南》。该指南定义了结核潜伏感染的概念,即经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后人体出现持续免疫反应,但没有活动性结核临床依据的一种状态。

该指南提出,需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检测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肺结核患者的成人及儿童接触者,开始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者,接受透析者,准备器官移植者以及矽肺患者,其次是被羁押人员、卫生工作者、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移民、无家可归者、药物成瘾者、糖尿病患者、酒精成瘾者、吸烟者以及低体重者等。

在高、中收入国家(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0/10万),潜伏感染筛查工具可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但在低收入地区,IGRAs无法代替TST.该指南主要介绍了5个结核潜伏感染治疗方案,但我国目前尚无大规模循证数据支持潜伏感染治疗经验。

2014年的大特点是分子生物学技能进一步被广泛应用于潜伏感染、结核病、耐药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方面。分子生物学技能诊断结核病具有快速、方便、生物不受威胁性高等优点,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快速的诊断也为及时治疗和痊愈疾病提供了可能。WHO在全球推广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能就是其中的代表。该技能将结核病以及利福平耐药的诊断时间缩短至90 min.为此,WHO先后发布多个有关此技能的建议。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108个国家或地区采用该技能,我国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开发了类似产品。

另一方面,国际上对结核病的及时诊断技能(POC)也进行了开发,希望结核病诊断技能更快速、更敏感、更方便、更廉价。如荷兰研发出利用检测呼出气体中有机化合物来发现结核病,美国研发出利用检测痰中结核杆菌抗原来检测结核病,均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结果。POC技能的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结核病诊断未来的另一个方向。只有POC技能在基层的广泛使用,才可能真正提高结核病的发现水平。

尽管结核病诊断技能不断提高,但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水平低也是不能被忽视的现实。WHO《201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指出,在全球估计的860万新发现结核病患者中,至少25%被漏诊。在导致漏诊率高的原因中,诊断技能、患者发现策略以及人员能力都是重要因素。因此,要控制结核病疫情,提高患者发现率,需要在以上方面继续努力。

抗结核新药万众瞩目 缩短疗程成为焦点

抗结核新药

(1)贝达喹啉是近50年来前列个新发现的抗结核药品,Ⅱ期临床试验结束就被美国权威部门以及欧盟批准为新药。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抑制结核杆菌细胞壁ATP合成酶代谢),使其对敏感结核以及耐药结核均具有较好的效果。2015年将在全球进行贝达喹啉的Ⅲ期临床试验,全球不少临床研究已将贝达喹啉作为治疗方案的核心药物。WHO在2013年就出台了有关贝达喹啉的技能指南。遗憾的是,贝达喹啉在我国还处于注册阶段,我国结核病患者使用该新药尚需较长时间。

(2)delamanid是另一个被给予希望的新的抗结核药品,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分枝菌酸合成,对耐药结核病具有一定效果,目前在欧盟已经完成注册。2015年也将在全球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但该药在我国尚未进行注册。

(3)利奈唑胺近年来在治疗MDR以及XDR方面受到重视,WHO也已把利奈唑胺作为第五组抗结核药品进行分类。

2014年,国内研究人员发表有关利奈唑胺治疗XDR有效性、不受威胁性以及耐受性方面的研究,使用利奈唑胺治疗24个月后其痰菌阴转率、治疗完成率分别为78.8%以及69.7%,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方面,缩短结核病治疗疗程是研究重点之一。初治结核患者长达6个月的疗程令不少患者难以坚持,是导致治疗中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多个国际临床试验均聚焦于缩短疗程的研究,尤其是莫西沙星,在治疗方案中被寄予厚望。虽然在巴塞罗那结束的国际肺部健康大会传来令人遗憾的消息,莫西沙星用于缩短结核患者疗程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但也有研究发现将疗程缩短到3~4个月是可行的。

治疗指南完善更新 药物分组有所调整

2014年,WHO出版了Companion handbook to the WHO guidelines for the programmatic manage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这是对既往出版的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的补充和更新。该手册对抗结核药物分组进行了重新调整(见表1)。


厚朴方舟2012年进入海外医疗领域,总部位于北京,建立了由全球权威医学专家组成的美日名医集团,初个拥有日本政府官方颁发的海外医疗资格的企业。如果您有海外就医的需要,请拨打免费热线400-086-8008进行咨询!

本文由厚朴方舟编译,版权归厚朴方舟所有,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厚朴方舟官网(www.hopenoah.com)"字样,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未来这些医学领域九大较前沿技能将造福人类 下一篇:童星徐娇患良性纵膈肿瘤引关注 什么是纵膈肿瘤?

热门服务

  • 日本精密体检

    日本医疗体检综合服务平台

    高性价比的专业体检套餐

    了解详情

  • 远程视频会诊

    足不出户与国际医学专家沟通

    新型用药方案和治疗方案

    了解详情

  • 海外就医安排

    专业的一站式海外就医服务

    国外专家预约、落地安排

    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日本权威医学专家

铃木健司是日本顺天堂大学附属顺天堂医院呼吸外科主任,擅长肺癌、纵膈肿瘤、转移性肺癌的诊断和治疗。铃木教授的肺癌手术经验十分丰富,是世界级的肺癌手术专家。在高难度的肺癌手术治疗方面,铃木健司教授是日本的领军者。铃木
久保田馨教授是日本医科大学呼吸科教授、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癌症中心主任、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化疗科主任。久保田馨教授曾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工作二十余年,在肺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久保田馨教授每年做200例以上肺癌为主的恶性肿瘤诊断,和150例以上的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久保田馨教授与北东日本研究机构(NEJ)和东京癌症化疗研究会(TCOG)等机构共同参加临床试验,其中包括:NEJ01、NEJ02。久保田馨教授已发表了20余篇重要论文,其中几篇对小细胞肺癌的原因进行推论,并提出了临床研究方法。另外,他采用独自的从染色体推测的研

日本医院排名

日本顺天堂大学附属顺天堂医院

日本综合排名前列的医院

日本榊原纪念医院

日本治疗心脏病权威医院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病院

癌症医学合作基地医院

全球咨询服务热线

400-086-8008

English | 微信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179
厚朴方舟健康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www.hopenoah.com 京ICP备1506179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27115号